上海密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MI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锥入度测定是一项用于评估半固体物质(如润滑脂、软膏、凡士林、耐火泥浆等)软硬度或稠度的经典方法。下面我将为你梳理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并补充一些注意事项。
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材料越软(稠度越低);值越小,则材料越硬(稠度越高)。其核心原理是在规定的温度、时间和负荷条件下,测量一个标准圆锥体垂直沉入试样的深度,以0.1毫米为一个锥入度单位。
以下是各环节的关键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样品制备: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对于药膏等,需小心装满样品杯并高出杯沿约2mm,避免产生气泡,随后可通过震动(约5分钟)或熔融(按规定)等方式除去气泡。对于灌缝胶等,则可能涉及加热熔融(如190℃±2℃保温)、搅拌再冷却的过程。
恒温处理:温度是影响锥入度的关键因素。装样后的试样通常需要在 25℃ ± 0.5℃ 的条件下长时间保温,以确保试样内部温度均匀一致。例如药典规定需放置24小时,其他材料如灌缝胶则规定在恒温水槽中保温2小时。务必在恒温条件下完成测试。
水平调节:测试前务必确保锥入度仪处于绝对水平状态,这是数据准确的前提。
锥尖检查:检查圆锥体表面是否光滑、无磨损,并保持清洁。
零点校准:小心降低锥尖,使其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此步骤对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
释放圆锥:迅速释放圆锥(应在0.1秒内完成),让其自由下落。
精确读数:圆锥释放后,恰好5秒时读取其沉入深度。
重复测定:同一试样至少进行三次有效测量。各测点之间及测点与容器壁之间需保持足够距离(如≥10mm)。每次测定后都需清洁圆锥。
计算平均值:取三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检查精密度:若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超过规定范围(如I/II号锥大于3.0%,III号锥大于5.0%),则需补充测定至六次,并取六次的平均值,计算RSD(相对标准偏差)。
单位与换算:结果以锥入度单位报告,1单位 = 0.1mm。若使用II号或III号锥体,需按公式换算成I号锥体的推测值再进行比对或报告:
II号锥: P = 2r + 5 (P为I号锥推测值,r为II号锥实测值)
III号锥: P = 3.75s + 24 (P为I号锥推测值,s为III号锥实测值)
温度一致性:试样、仪器环境及锥体都应在规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温度偏差是主要误差来源。
避免气泡:样品制备和装填时绝不能引入气泡,气泡会显著增大锥入度值。
仪器状态:定期检查圆锥是否有磨损或变形,释放机构是否灵活无摩擦。
标准选择:务必遵循你所测试材料对应的最新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不同行业和材料的样品制备、锥体类型、结果判定标准可能不同。
精密度要求:如果多次测量的结果离散很大,说明实验操作或样品本身均匀性可能存在问题,需排查原因。
锥入度测试常根据不同样品和标准选择不同的锥体,主要区别见下表:
提示:上表中的换算公式主要依据《中国药典》。进行测试前,务必查阅并遵循你所测试材料对应的最新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不同标准对锥体选择和结果处理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密通生产的SYP-0983E药物全自动锥入度测定仪(配三种锥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2020年药典《0983锥入度测定法》和GB1790-2003《医药凡士林》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设计制造的一款自动智能型仪器,主要适用于适用于软膏剂及其常用基质材料(如凡士林、羊毛脂、蜂蜡)等半固体物质,以控制其软硬度和黏稠度等性质,避免影响药物的涂布延展性。药物锥入度系指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在25℃下,将一定质量的锥体由锥入度仪向下释放,测定锥体释放后5秒内剌入供试品的深度。
提示:上表中的换算公式主要依据《中国药典》。进行测试前,务必查阅并遵循你所测试材料对应的最新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不同标准对锥体选择和结果处理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密通生产的SYP-0983E药物全自动锥入度测定仪(配三种锥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2020年药典《0983锥入度测定法》和GB1790-2003《医药凡士林》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设计制造的一款自动智能型仪器,主要适用于适用于软膏剂及其常用基质材料(如凡士林、羊毛脂、蜂蜡)等半固体物质,以控制其软硬度和黏稠度等性质,避免影响药物的涂布延展性。药物锥入度系指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在25℃下,将一定质量的锥体由锥入度仪向下释放,测定锥体释放后5秒内剌入供试品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