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密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MI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021-59570253
021-
59921627
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石化分析通用仪器
燃料油分析用仪器
润滑油分析用仪器
润滑脂和石蜡仪器
沥青和天然气仪器
煤化和化学品仪器
旋转式粘度计系列
乌氏粘度试验仪器
电化学分析用仪器
塑料分析检测仪器
高温和低温恒温槽
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技术中心
行业标准
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服务支持
服务理念
售后承诺
在线留言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人力资源
人才战略
人才招聘
人才发展
联系我们
HOT
热门关键词:
石化分析通用仪器 燃料油分析仪器 润滑油分析仪器 润滑脂分析仪器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新闻资讯
/
News information
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发展六大趋势
来源:
|
作者:
mtteccom
|
发布时间:
2018-12-29
|
3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推进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好四个矛盾,即行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的矛盾,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的矛盾,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十三五”期间,整个行业将体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其中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将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年均产值绝对值都在增加,只有2015年受油价下跌影响有所下降,2016年又有所回升,产值变化趋势正常。但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增长率和增长速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了行业发展存在不稳定性,尚未进入具有一定规律的阶段。在产业高速增长时期,产能增长超出市场和GDP发展需求,部分行业和产品形成过剩产能。
当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成为产业体系重构的核心动力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体系对化工发展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和取向。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需求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要进入到生态型阶段,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产业映射和核心价值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正在努力,尽快进入生态型阶段,这需要更多高端技术和清洁资源的保障。
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下一步发展要注意以下问题。
炼油行业要认识到产能过剩的严峻性,一定要推进部分产能退出或者企业转型。综合考虑未来国内经济增长率、汽车保有量、天然气及电动汽车替代率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为3.7亿吨。按照65%的成品油收率和80%的开工率计算,届时合理配置炼油能力应为7.1亿吨/年。而2020年全国一次加工能力预计将达到8.2亿吨/年左右,过剩能力将维持在1.1亿吨/年左右,产能过剩形势依旧严峻,对于炼油产能的增加一定要慎之又慎。
烯烃行业需注意原料轻质化迫切性的增加及多元化发展呈现的新格局。应立足国内资源禀赋特点,加强行业管理,合理引导煤/甲醇制烯烃等新原料路线烯烃工业有序发展,充分认识其产品竞争力和区域市场要求,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在产业定位和布局上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工业实现错位发展。拟发展乙烷裂解制烯烃或丙烷脱氢制丙烯或碳四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产业,应深入研究资源来源条件和分层次的产业竞争力,不可造成过热或者一哄而上。
芳烃行业则需注重调整优化布局,结合炼化一体化统筹发展。不应为了单纯追求芳烃规模,在炼量规模不到位情况下扩大芳烃生产,炼化一体化应充分贯彻“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原则,以过高代价去轻质化一些重油是不经济的。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任务是提升示范升级水平、解决环保问题,关注竞争力,努力实现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现代煤化工产品市场空间较大,项目周边区域市场尤为重要,减少产品物流成本是提高煤化工项目竞争力的重要贡献点。要关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推进进程,预算碳成本。测算包含物流、环保在内的完全成本,分析中低油价条件下产品竞争力。探讨清洁煤气化和热、氢、合成气多联供形式与炼油工艺优化集成的发展模式,依托大型炼厂开展煤与石油综合利用工业化示范。
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领域市场前景好,发展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化工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石化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中,成为我国化工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很多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已成为驱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受技术水平制约,目前还是我国化工体系里国内自给率、最急需发展的领域。高端专用化学品约占专用化学品总量的30%,其中大约1/3依靠进口。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和环保型。
未来5到10年,国际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将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一是产业重心将向有利于某种行业和产品发展的方向去转移,无国界也无地区限制。二是原油价格将保持较低水平,对中低油价时期应该如何保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要有长期战略准备。三是原料结构发生改变,将会有较大规模的低碳资源进入化工应用领域,应充分研究页岩气、轻烃及凝析油等对未来石化原料多元化、轻质化和低碳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四是对产品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将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需要发展一些高端产品、特种性能产品及差异化产品来满足市场分层次的需求。五是创新成为发展主题,企业成为行业创新主体会使行业创新更接地气,实用性效果更好。六是节能环保,这是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视。七是行业的整合和兼并,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最佳整合模式是彼此优势互补,资产并购整合后再发展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将更高。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这体现在传统产业产能控制已经取得一些效果,合成材料、专业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引领增长,基础化学原料增速放缓。而布局结构方面,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辽宁等地,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布局,部分产业要进行转移。能源效率有进步但是不理想,还要继续努力。目前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石化原料保障能力优化度不够,乙烯、芳烃原料成本高。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产业产能过剩,高端化学品大量进口。三是资源、环境和安全问题。
推进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好四个矛盾,包括行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的矛盾,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的矛盾,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是长期任务,只有不断改进和修正,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将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行业总量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总产值可达16万亿元。二是市场规模将发展扩大,国内大多数化工产品消费量可保持年均5%以上增长速度,其中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年均增长率可达8%至10%。三是供应能力将优化提升,通过淘汰“僵尸企业”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高端市场,提高高端产品自给率和占有率。五是合理调控产业布局,西部、东北等资源丰富地区结合区域市场发展下游产业链,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依靠内地原材料和进口资源,发展差异化产品和高端、环保类产业。六是将进一步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践行清洁生产。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将做好石油产品检测分析仪器,将在国家 推进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好四个矛盾,即行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的矛盾,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的矛盾,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十三五”期间,整个行业将体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其中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将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年均产值绝对值都在增加,只有2015年受油价下跌影响有所下降,2016年又有所回升,产值变化趋势正常。但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增长率和增长速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了行业发展存在不稳定性,尚未进入具有一定规律的阶段。在产业高速增长时期,产能增长超出市场和GDP发展需求,部分行业和产品形成过剩产能。
当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成为产业体系重构的核心动力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体系对化工发展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和取向。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需求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要进入到生态型阶段,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产业映射和核心价值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正在努力,尽快进入生态型阶段,这需要更多高端技术和清洁资源的保障。
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下一步发展要注意以下问题。
炼油行业要认识到产能过剩的严峻性,一定要推进部分产能退出或者企业转型。综合考虑未来国内经济增长率、汽车保有量、天然气及电动汽车替代率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为3.7亿吨。按照65%的成品油收率和80%的开工率计算,届时合理配置炼油能力应为7.1亿吨/年。而2020年全国一次加工能力预计将达到8.2亿吨/年左右,过剩能力将维持在1.1亿吨/年左右,产能过剩形势依旧严峻,对于炼油产能的增加一定要慎之又慎。
烯烃行业需注意原料轻质化迫切性的增加及多元化发展呈现的新格局。应立足国内资源禀赋特点,加强行业管理,合理引导煤/甲醇制烯烃等新原料路线烯烃工业有序发展,充分认识其产品竞争力和区域市场要求,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在产业定位和布局上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工业实现错位发展。拟发展乙烷裂解制烯烃或丙烷脱氢制丙烯或碳四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产业,应深入研究资源来源条件和分层次的产业竞争力,不可造成过热或者一哄而上。
芳烃行业则需注重调整优化布局,结合炼化一体化统筹发展。不应为了单纯追求芳烃规模,在炼量规模不到位情况下扩大芳烃生产,炼化一体化应充分贯彻“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原则,以过高代价去轻质化一些重油是不经济的。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任务是提升示范升级水平、解决环保问题,关注竞争力,努力实现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现代煤化工产品市场空间较大,项目周边区域市场尤为重要,减少产品物流成本是提高煤化工项目竞争力的重要贡献点。要关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推进进程,预算碳成本。测算包含物流、环保在内的完全成本,分析中低油价条件下产品竞争力。探讨清洁煤气化和热、氢、合成气多联供形式与炼油工艺优化集成的发展模式,依托大型炼厂开展煤与石油综合利用工业化示范。
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领域市场前景好,发展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化工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石化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中,成为我国化工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很多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已成为驱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受技术水平制约,目前还是我国化工体系里国内自给率、最急需发展的领域。高端专用化学品约占专用化学品总量的30%,其中大约1/3依靠进口。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和环保型。
未来5到10年,国际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将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一是产业重心将向有利于某种行业和产品发展的方向去转移,无国界也无地区限制。二是原油价格将保持较低水平,对中低油价时期应该如何保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要有长期战略准备。三是原料结构发生改变,将会有较大规模的低碳资源进入化工应用领域,应充分研究页岩气、轻烃及凝析油等对未来石化原料多元化、轻质化和低碳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四是对产品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将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需要发展一些高端产品、特种性能产品及差异化产品来满足市场分层次的需求。五是创新成为发展主题,企业成为行业创新主体会使行业创新更接地气,实用性效果更好。六是节能环保,这是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视。七是行业的整合和兼并,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最佳整合模式是彼此优势互补,资产并购整合后再发展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将更高。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这体现在传统产业产能控制已经取得一些效果,合成材料、专业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引领增长,基础化学原料增速放缓。而布局结构方面,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辽宁等地,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布局,部分产业要进行转移。能源效率有进步但是不理想,还要继续努力。目前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石化原料保障能力优化度不够,乙烯、芳烃原料成本高。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产业产能过剩,高端化学品大量进口。三是资源、环境和安全问题。
推进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好四个矛盾,包括行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的矛盾,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的矛盾,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是长期任务,只有不断改进和修正,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将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行业总量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总产值可达16万亿元。二是市场规模将发展扩大,国内大多数化工产品消费量可保持年均5%以上增长速度,其中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年均增长率可达8%至10%。三是供应能力将优化提升,通过淘汰“僵尸企业”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高端市场,提高高端产品自给率和占有率。五是合理调控产业布局,西部、东北等资源丰富地区结合区域市场发展下游产业链,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依靠内地原材料和进口资源,发展差异化产品和高端、环保类产业。六是将进一步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践行清洁生产。
行业中涌现不少长期专注在石化领域分析仪器厂商,如上海密通仪器有限公司等将在国家“十三五”期间做更好石油产品分析检测仪器,每台石油产品检测仪器都要按照国家的最新标准来设计制造;共同推动我国石化事业的进步与繁荣!
上一篇:
人才战略
下一篇:
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究竟是什么样?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